叶夫根尼娅·卡纳耶娃,俄罗斯的艺术体操选手,新一代艺术体操女皇,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同年欧洲体操锦标赛的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冠军。2009年在日本三重县举办的第29届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她更一举囊括所有个人项目的六枚金牌,打破纪录,成为艺术体操历史上第一位在单届世界锦标赛中拿下最多枚金牌的选手。
详细介绍
成长经历
卡纳耶娃可谓是前俄罗斯第一美女卡巴耶娃的接班人,有可能是下一个统治艺术体操的极品美女了。18岁的卡纳耶娃被誉为俄罗斯新一代“艺术体操女皇”,她也是一个特别的女孩。身为90后,却喜欢读叶塞宁感伤的抒情诗,看《命运的捉弄》这样老掉牙的苏联电影。小卡纳耶娃对艺术体操有着天然的喜爱,练操是她“最大的爱好”。
她是个变幻莫测的艺术体操精灵。她时而像只欢快的蝴蝶,和着西班牙风格舞曲轻盈舞蹈,时而宛若无忧无虑的公主,尽情徜徉在莫斯科郊外的优美夜景中。来北京之前,就已经有人把她称为“艺术体操女皇”卡巴耶娃的接班人,今天,她用完美无瑕表演向世人证明,她会比那位大名鼎鼎的前辈做得更出色。
个人生涯
和卡巴耶娃一样,卡纳耶娃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妈妈斯维特兰娜练过10年的艺术体操,爸爸则是著名的古典式摔跤教练。但把热尼娅领进体操房的却是“体育迷”奶奶,那时她只有5岁。
巧合的是,卡巴耶娃12岁时和妈妈一起来到莫斯科投奔俄罗斯队现在的主教练维纳,而卡纳耶娃也是12岁跟随恩师施特里巴乌斯来到梦想的“艺术体操之都”。不同的是,卡巴耶娃3年后凭借友好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迅速成名,而卡纳耶娃却为“出头之日”整整等待了5年。
如果不是卡巴耶娃的意外受伤,卡纳耶娃坐冷板凳的时间还要长。2007年欧锦赛,主教练维纳本打算派卡普拉诺娃、谢辛娜以及复出的卡巴耶娃参加个人项目角逐。结果,卡巴耶娃膝伤复发,无法参赛,维纳临时决定由卡纳耶娃代替卡巴耶娃参加带操比赛。当时,卡纳耶娃和教练还在意大利,得知这一消息时,离比赛开始只有4天。
即便如此仓促上阵,但卡纳耶娃还是牢牢地把握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战胜了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体操选手:别索诺娃、卡普拉诺娃和谢辛娜,夺得金牌。从那个时候开始,世界才知道,人才济济的俄罗斯队里有个叫热尼娅的小姑娘很厉害。
这句话用在卡纳耶娃身上十分贴切。她是队里训练最刻苦、最自觉的人。参加全国锦标赛,即便拿到三块金牌,也片刻不肯停歇,比赛结束当晚便投入训练。“我只是喜欢训练,喜欢表演”,热尼娅微笑着,闪着长长的睫毛,一副天真无邪的神情。
比赛结束时,当卡纳耶娃知道金牌最终属于自己,这个爱笑的美丽少女留下了激动的眼泪。“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也想起了训练时的辛苦,2007年世锦赛我没能参加个人全能,当时心里很低落”。
投身政坛的卡巴耶娃已淡出赛场,和她姓氏只有一个字母差别的卡纳耶娃接起了她的班。2008年,无论是俄罗斯全国锦标赛、世界杯还是欧锦赛,只要卡纳耶娃出场,金牌从未旁落。
征战奥运会
2008年8月23日进行的北京奥运会艺术体操个人全能决赛中,俄罗斯选手卡纳耶娃以75.500分夺得金牌。被亲人和朋友亲切唤做“热尼娅”的卡纳耶娃首次亮相奥运赛场便问鼎冠军,而她才18岁。绳操、圈操、棒操和带操,卡纳耶娃都拿到了最高分,75.500的总成绩领先亚军茹科娃3分多,这在艺体赛场十分少见。
当这个一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无可争议地站到了奥运冠军领奖台上,人们似乎更有理由把她称作卡巴耶娃的继承人了,虽然卡纳耶娃说她从来没想过这些。
个人战绩
2008欧锦赛:个人全能冠军
2008北京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
2009欧锦赛:绳、圈、球、带冠军
2009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绳、圈、球、带、全能冠军
2009日本三重世锦赛:绳、圈、球、带、全能、团体冠军
2010德国不莱梅欧锦赛:个人全能冠军
2010莫斯科世锦赛:圈、球、全能冠军,绳亚军
2011明斯克欧锦赛:圈、带冠军,球亚军,棒第六
2011深圳大学生运动会:圈、球、棒冠军,带亚军
2011法国蒙彼利埃世锦赛:绳、圈、球、带、个人全能、团体冠军